了对求职者作出进一步的测试和考验,筛选出更加优秀的人员,考官们常常地在面试考题中精心设计一些陷阱和圈套,有时还会“无风三尺浪”,故意造难,因而在面试中常常会遇“险”逢“凶”。当“凶”“险”出现在你的面前时,只要你稍有不慎,稍差“功力”,就有可能招架不住,败下阵来。那么,面试应答怎样才能逢凶化吉、化险为夷呢?
不置可否 模糊应答
在面试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考题,即无论你作肯定的回答还是作否定的回答,都不讨好。例如考官问:“依你现在的水平,恐怕能找到比我们企业更好的公司吧?”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则说明这个人“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则又说明你的能力有问题或自信心不足,总之是左右为难,而如果回答“我不知道”或“我不清楚”,则又有拒绝回答之嫌。当你遇到这种任何一种答案都不是很理想的考题时,就要善于用模糊语言来应答。可以先用“不可一概而论”作为开头,接着从正方两方面来解释你的观点。可以这样回答这个问题:“或许我能找到比贵公司更好的企业,但别的企业或许在对人才培养方面不如贵公司重视,机会也不如贵公司多。我想,珍惜已有的最为重要。”这样回答,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有利的位置上,而且会让考官领略到你的高明和“厉害”。
悟紧嘴巴 三思应答
俗话说:“言多必失。”面试应答同样如此,有一位求职者在考官问“你有什么缺点”时,按事先准备好的答案作了回答,考官听了之后却没有吱声。求职者一看这情形以为是自己答得不好,又怕冷场,于是又讲了一个缺点,可是考官一直静静地听着还是不说话。就这样,求职者一个又一个地讲了不少,而且都是没有经过仔细考虑过的。这样应答,往往导致失败。
在面试中尽量让应聘人员多讲话是许多考官采用的一种策略,这样就能在其中发现应聘人在书面材料中没有反映的一些情况。有趣的是,为了推销自己,在较短的时间内让招聘方多了解自己,许多应聘者在面试时也常常会采取讲话的策略。如果应聘人真的有很大的潜能或有很强的说话技巧,相互配合也未尝不可。问题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采取这种多讲策略是明智的,结果吃亏的往往是应聘者自己。应聘者在面试时应该把紧自己的嘴巴,如果认为已经回答完了,就不要再讲。该讲的讲,不该讲的决不再多讲,更不要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以免无事生非。
冷静勿躁 理智应答
某外贸进出口公司在一家人才交流会上招聘秘书,某小姐各方面的条件都符合招聘单位的要求。正当招聘单位欲拍板录用该小姐时,一名考官灵机一动,向那小姐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姐,假如在将来的工作中,你接待的客人要你陪跳舞,你不想跳,但不跳又不行,你会怎么办?”没想到考官的语音刚落,那小姐当即涨红了脸,对着招聘人员愤怒地说:“你们是什么鬼单位,在这里摆摊招舞女!”说完,连求职材料也不取回就扬长而去。那位考官和他的同事当场愣住了。
其实那单位是一家很正派、很有声望的企业。那位考官也只不过是想试试应聘者的应变能力和处事能力,而且那个问题也并非不健康,也不难回答,可以说是工作中会碰到的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不妨这样回答:“我们这个公司是正规企业,我想不会碰上不三不四的人,正常情况下跳跳舞也不是什么坏事”就不致于失去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
话不说死 灵活应答
在面试应答中,如果不注意随机应变,一开始就把话说死,这对求职者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面试应答要学会随机应变,不把话说死。
面试中,有的问题可能要从几个方面来加以阐述,这时就要注意运用表达技巧,语言就要灵活一点,不要把话讲死。例如:“我认为这个问题包含如下‘几个’要点。”在此用“几个”而不用具体的数字“三个”、“四个”或“五个”来回答,这样就比较好,有利于灵活发挥,边讲边思考,反之,如果话一讲死,而回答时又一时记不起来,就会忙中出错,出现卡壳,越是卡壳越紧张,后面就是完全回答出来的题目也答不好了。
有的考官在面试中会提出一些诱导式的问题来考求职者,例如“听说你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很有研究,不妨谈些你的看法。”这类问题的特点是考官一开始就把求职者界定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下,然后希望其说出真实的想法。这实际上是考官为了对求职者作深入的了解所设定“圈套”,所以,求职者回答时应特别谨慎,即使你真的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很有研究,也千万不能自以为是,否则你将面临难度更大的问题。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答:“谈不上很有研究,只是略知一二,可以共同探讨一下。”做这种较为谦恭灵活的回答,就能给自己留下一点回旋的余地,不致于陷于绝境。
滴水不漏 慎重应答
面试在某种程度上看也是一种斗智,有一些问题会让面试者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而面试者就要想办法滴水不漏、自圆其说。例如有一位大商场的采购经理参加一次面试,考官问:“请你举一个实例说明你的工作规范和流程”。经理答:“这有可能涉及到我们的商业秘密。”“那么好吧,请你把那些不属于商业秘密的内容告诉我。”这个问题更难回答,经理有可能被逼入“死角”,因为他首先要区分哪些是商业秘密,哪些不是,一旦说漏了嘴,则更显示出他的专业水准不够。其实在面试中,有时主考官所问的一些问题也并不要求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面试者能回答得滴水不漏、自圆其说便算是成功了。
在能否自圆其说这一问题上,最典型的两上考题是:“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和“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这两个考题貌似简单,其实很难答好。因为接下来考官会问:“你的这些优点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帮助?”“你的这些缺点对会对我们的工作带来什么影响?”之后还可以层层深入,“乘胜追击”,面试者是很容易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的。其实,几乎所有的面试考题都有可能被考官深化和挖掘,因此,面试者在应答前要尽可能考虑得周到一些,不使自己陷于被动。
挤出水分 真诚应答
有的用人单位,如日本的一些公司,非常注重性格测试,会用一些心理咨询题来考察求职者。例如:“你从未乱穿红绿灯吗?”“你虚伪吗,从未说过谎吗?”这样的题目大约有100多道。如果用人单位的考官分析出答案中的水分很多,那么你这位“人才”将会被告知;“敝公司目前暂时未能迎纳先生,容日后再议。”可见,面对这样的心理测试题,就不能自作聪明,为了获得求职的成功而编造自认为比较好的答案来回答,而应该真诚坦然,如实回答,这反而有利于面试成功。
心平气和 委婉应答
面试中,有的考官会从求职者最薄弱的地方着手,提出一些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来考察求职者。例如,针对年轻的求职者可以设问:“你今年不到三十岁,我们认为你担任经理这个职务太年轻了,你怎么看?”针对年龄稍大的求职者可以设问:“我们觉得你的年龄稍大了点,恐怕在精力方面不如年龄人,你怎么看?”等等。面对这样的考题,如果回答“不见得吧”、“我看未必”、“不会”、“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等等,虽然也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但由于语气过于生硬,否定过于直接会引起主考官的不悦。比较好的回答就该是“这样的说法未必全对”、“这样的看法值得探讨”、“对这样的观点可以商榷”、“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恐怕不能完全接受”等等。总之,面对这样一些带有挑战性的考题,面试者一定要心平气和,较为委婉地加以反驳和申诉,绝不能气急败坏或情绪激动,以免引起考官的反感而招致失败。
巧于周旋 借话应答
面试中有些敏感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招致失败。例如求职者,特别是职场新手,在回答“你对工资的期望是多少”这个问题回答时不假思索,斩钉截铁地报出一个数字。令人感到“不寒而栗”。如果用人单位的心理价位低于这个数字便会马上放弃同求职者进一步深谈的念头。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做出思考的样子,然后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听别人说这个职位的行情大概是……”这样无论答对答错,都是源自“道听途说”,而非本人的想法。这里巧妙地运用“我听别人说”来借话应答,就有了商量和回旋的余地,可能达成一致,获得求职的成功。
复述考题 拖延应答
面试中考官提出问题后,有时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一下子答不上来,为了避免冷场、“卡壳”,可以通过重复叙述考题的方法,或者说一些“废话”,例如“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哲学领域,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回答……”,或者请考官重说一遍考题,用这些方法来拖延时间。与此同时,要十分珍惜这非常宝贵的几秒钟时间,紧张地思索答案。但是,复述的遍数和“废话”不可太多,不能乱绕圈子,更不可离题万里。一旦捕捉到了答案,就要立即简明扼要地说出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