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新闻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2011-04-08  点击:[61]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年全省普通高校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2011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将持续增长,规模达到28.64万人,增幅超过10%。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仍然艰巨。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及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部署,现就做好2011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1.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事关我省长远发展的战略工程,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也是事关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对今后10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高校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在制定本校“十二五”规划和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意见工作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保证组织领导重点统筹、发展规划优先安排、经费投入全力保障。

2.明确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以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为支撑,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力争保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人数进一步增长。

二、巩固成果、完善政策,继续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项目

3.加大力度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选调生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各类项目的招募工作,力争2011年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有较大幅度增加。

4.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长效机制。要把组织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作为2011年工作重点和今后的长期任务,纳入学校就业工作重要日程,建立健全工作体制,实行预征情况实名制动态管理。精心组织5月“预征工作周”活动,将国家和我省对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优惠政策及早传达到毕业班每名学生,激发广大毕业生投身军营、报效祖国的热情。要组织好毕业生网上报名工作,完善网上预征系统,提高预征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水平,争取我省有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服兵役。同时,要做好2010年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工作。

5.着力做好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免费师范生是温家宝总理亲自倡导和推动的一项重要举措。省教育厅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切实做好我省首批免费师范毕业生的组织招聘、落实岗位、离校服务等工作。陕西师范大学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为免费师范毕业生提供真诚关怀、悉心指导、周到服务,为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创造条件。

6.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扩大就业服务领域。各高校要紧密结合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的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要充分利用我省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与市场优势,积极推动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逐步拓宽大学生在服务外包领域的就业渠道。

三、优化创业环境,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进一步增长

7.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84号),做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的审核、发放工作,让毕业生切实享受到自主创业税收减免政策。要积极协调并配合有关部门出台扶持政策,通过政府投入和民间募集等方式,设立大学生创业资金,加大资金投入,特别是在工商注册、行政审批、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为毕业生自主创业办实事。各高校要深入挖潜,积极出台本校促进学生自主创业的措施办法。

8.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积极推动高校建设创业教育基地,设立创业教育资金,开展示范校评选,编写教学基本要求和教材,推广创业教育优秀成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广泛开展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9.加快建成一大批高校学生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教育部将推动建设一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继续开展“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评选活动。我省将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资源,创建一批省级和地市级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各高校也要积极整合资源,通过企业参与等方式建立创业基地,进一步加快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10.加强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指导服务。教育部开通“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各高校也要依托创业服务网,广泛挖掘创业项目和创业信息,开展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创业实训,提供项目开发、创业指导等服务,鼓励和帮助创业的学生带动更多学生实现创业、就业。

四、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11.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高校要加大学科专业和人才类型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构建高校学科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系统,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和有效宏观管理的管理机制。要积极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本科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要紧紧围绕国家和我省“十二五”规划要求,特别是适应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新要求,提早谋划和部署国家及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所需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各类高校都要立足校情,科学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12.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习实训力度。高校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统筹安排实习实训,完善实习管理办法。要与政府、行业、企业等广泛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逐步建立毕业生就业和招生、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实施积极有效的帮扶

13.继续加大对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的力度。要设立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资金,进一步拓宽就业援助项目,通过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求职补助、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就业技能以及设置公益性岗位措施,确保困难家庭毕业生实现就业。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等特殊群体和女大学生就业帮扶力度。

14.加强对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高校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一对一”重点指导、重点帮扶、重点服务等活动。通过优先推荐就业、分类指导帮助、强化培训实习、进行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困难家庭及特殊群体毕业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积极主动的通过市场自主择业实现就业。

六、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15.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信息服务。要充分发挥信息主渠道作用,广泛收集需求信息,为2011届毕业生持续开展各类形式招聘活动,确保场次及岗位数比2010年有明显增加,确保招聘活动安全有序。要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服务, 逐步推广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一体化系统,努力实现网络贯通、信息共享的求职招聘信息化。

16.为毕业生提供高水平的就业指导。高校要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开展示范课程评选和教学经验交流,努力提高课程质量。有条件的高校要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鼓励专职教师到用人单位挂职,加强对专职教师、院系辅导员的培训。要借助职业发展测评等工具帮助毕业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各高校都要建立就业咨询室,结合学生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职业规划等帮助,逐步形成以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个性化职业咨询和辅导为辅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17.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管理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积极发挥教育部就业信息系统的电子政务功能,探索开展信息化就业统计、就业手续的办理等,简化程序,提高效率。要科学、规范、准确地做好就业统计工作,严禁弄虚作假,严禁将就业协议或证明与毕业证、学位证发放挂钩。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分析系统建设,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探索引入第三方统计、监测和评估机制。

七、加强组织领导、条件保障和制度建设

18.切实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各高校的“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抓紧制订具体工作方案,落实目标责任。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督促和检查。

19.加快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各高校要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服务场地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努力争取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支持。同时要从政策制度、服务基层、就业指导、市场信息、管理监测、评价反馈、困难群体帮扶、组织保障和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着手,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关注薄弱环节,抓紧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20.巩固并完善长效机制建设。要继续推进科研项目聘用毕业生、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扩大实施“教师特岗计划”、扩大毕业生入伍和基层就业规模等工作,通过就业工作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相关领域的制度改革和创新。

21.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确保校园安全和稳定。进一步加强就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举办“大学生基层建功立业、自主创业先进事迹报告团”等活动,引导毕业生转变观念,走投身基层、艰苦奋斗、自主创业的成才之路。高度重视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作,全面、准确地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工作成效以及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关闭

版权信息:西安音乐学院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地址:西安市长安中路108号 邮编:710061 电话:029-88667076 邮箱:xyjiuyezhidao@163.com